《计算机工程》创刊于1975年,是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三十二研究所(华东计算技术研究所)和上海市计算机学会主办的学术性刊物,2013年起为月刊,每月15日出版。
《计算机工程》以最快的速度、科学求实的精神,精选刊登代表计算机行业前沿科研、技术、工程方面的高、精、尖优秀论文。贯彻党的“双百”方针,繁荣科技创作,促进国内外学术交流,探讨和传播计算机科学的理论和实践,加速和促进我国计算机事业的发展。刊物荣誉《计算机工程》多次荣获工业和信息化部精品期刊奖,系中国CSCD收录期刊、北大中文核心期刊、中国科技核心期刊、 RCCSE权威核心期刊。目前已被以下中外重要数据库/检索机构收录:《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中国核心期刊(遴选)数据库》、《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中国期刊网》、《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电子科技文摘》、英国《科学文摘》、俄罗斯《文摘杂志)》、美国《剑桥科学文摘》、日本《科学技术文献社数据库》、波兰《哥白尼索引》、美国《乌利希期刊指南》等。窗体顶端窗体底端办刊宗旨贯彻党的“双百”方针,繁荣科技创作,促进国内外学术交流,探讨和传播计算机科学的理论和实践,加速和促进我国计算机事业的发展。本刊特点:以最快的速度、科学求实的精神,精选刊登代表计算机行业前沿科研、技术、工程方面的高、精、尖优秀论文。读者对象研究人员、大学教授及研究生们收录情况CA;化学文摘(美);CSCD;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来源期刊(含扩展版);JST;日本科学技术振兴机构数据库(日);Pж(AJ);文摘杂志(俄);SA;科学文摘(英);万方收录(中);上海图书馆馆藏;剑桥科学文摘;北大核心期刊(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哥白尼索引(波兰);国家图书馆馆藏;文摘与引文数据库;文摘杂志;知网收录(中);统计源核心期刊(中国科技论文核心期刊);维普收录(中)获奖情况1999~2000、2001~2002年度信息产业部优秀期刊奖; 2003-2004、2005-2006年度信息产业部电子精品科技期刊奖;2007-2008、2009-2010年度工业和信息产业部电子精品科技期刊奖;012年度中国科技论文在线优秀期刊一等奖;2013年度中国科技论文在线优秀期刊二等奖《计算机工程》往期回顾?《计算机工程》最新期刊目录云计算专题(1)云端数字签名技术的研究与应用简春福[1];谢吉华[2,3];金钧华[3](6)基于云计算的飞机PHM体系架构研究李耀华;尚金秋(11)基于极端价格过滤的云计算虚拟资源租赁算法邢静宇[1];高需[2](17)云计算资源纳什均衡优化分配方法改进王岩[1,2];汪晋宽[1];宋欣[2](25)资源有限的微云服务模型研究吴华鹏;刘渊;陈飞(30)考虑服务质量的并行MapReduce启发式车载云资源调度罗小波;王超体系结构与软件技术(38)多核平台下分区操作系统的安全关键任务调度方法朱怡安[1];黄林林[1];李联[2];罗殊彦[1](45)基于高性能并行计算的旋转网球空气动力学模拟张青[1];王珂[2];张春艳[1];张强[3](51)基于异构通信机制的任务映射算法金星;荆明娥;曾晓洋(55)基于程序变异分析的软件错误定位王琦;孙文辉(60)一种支持多个FIQ的向量中断控制器设计朱席鼎[1];张涛[1];余梓奇[2];胡知川[1](65)全局固定优先级实时调度算法分析梁浩[1];晏立[2];沈项军[2](69)基于AHP与AdaBoosting的软件可靠性组合模型高峰[1];仵林博[1];岳旸[1];李海峰[2]移动互联与通信技术(73)基于历史与当前短时特征的异常流量检测李轶璋[1];王冼[1];段平[2];刘晓亚[3];陈阳[4];陈加忠[4](78)一种基于比例公平的启发式D2D资源分配方案王俊涛[1,2];李慧[1];卜智勇[1,3](83)基于RS-Polar编码的机载战术网络MAC协议赵玮;郑博;张衡阳;毛玉泉(88)无线传感器网络中基于盲点查找的能量空洞避免路由算法赵湘宁(93)基于混沌粒子群优化的低截获概率编队通信方法江波[1];杜欣军[1];杨宇晓[2](98)基于社交关系的移动机会网络路由算法余翔;刘志红;闫冰冰(103)基于不完全信道状态信息的预编码算法方竹[1];陈小敏[1,2];胡续俊[1];朱秋明[1,2](108)周期线性调频干扰信号分数阶频谱分析与参数估计方法周新[1];姚富强[2];牛英滔[2];贾录良[1](115)复杂网络下具有预测与自我调节能力的拥塞控制算法邱泽敏;万智萍(120)Spinal码的CRC辅助多元回溯译码算法屈晓旭[1];杨黎明[1];苗泉强[2](124)一种无线传感器网络能量感知路由协议马礼[1,3];朱大文[2,3];马东超[1,3];傅颖勋[1,3];张永梅[1,3](130)基于模拟退火的WSAN多设定值调度算法彭德军;王燕军;李宽;游路瑶(136)高速铁路下感知路由器群的协同拥塞控制鲁凌云;陈娅婷;李婷婷人工智能及识别技术(141)文本分类中基于K-Sprinkling的特征提取方法李惠富;陆光;景维鹏(147)基于概率分布的动态矩阵演化算法谭阳[1,2];方颂[2];陈琳[2](155)基于用户行为的改进PageRank影响力算法王鹏;汪振;李松江;赵建平(160)基于多特征的微博情感分析研究刘续乐[1];何炎祥[1,2](165)Web表格的实体列发现算法张丽方;王宁;齐飞(173)基于降噪自编码器网络与词向量的信息推荐方法郭喻栋[1];郭志刚[1];席耀一[2](179)融合主题的汉越冶金领域统计机器翻译方法周珂;余正涛;高盛祥(184)基于词嵌入与概率主题模型的社会媒体话题识别余冲;李晶;孙旭东;傅向华(192)基于混合卡方统计量与逻辑回归的文本情感分析李平;戴月明;王艳(197)基于脉冲序列合成核的脉冲神经元在线监督学习算法蔺想红;李丹;王向文;张宁(203)基于反向学习与动态记忆反馈的烟花算法李席广;韩守飞;刘晓静;拱长青图形图像处理(211)基于Bayes理论的散斑三维重建方法赵碧霞;张华;王姮;刘桂华;王静强(216)一种基于改进ZS细化算法的指针仪表检测陈树;杨天(222)京剧脸谱剪纸合成方法邢璐;唐棣(227)一种用于图片来源检测的相机参考模式噪声提取算法陈凌翔;柯永振;孙玉婷(231)基于类Haar特征模板匹配的多镜头步态识别算法刘冠群[1,2];罗桂琼[1];谭平[2](237)基于主方向加权投票的非结构化道路消失点检测潘奎刚;石朝侠(242)基于立体视觉的鞋楦数字化研究杨海清;郭更新(248)基于粒子群优化的支持向量机人脸识别廖周宇[1];王钰婷[1];谢晓兰[2];刘建明[3]开发研究与工程应用(255)可证明安全的短代理签名方案黄茹芬[1];黄振杰[1,2];陈群山[1];农强[1](261)基于博弈论的人类驾驶与无人驾驶协作换道模型薛春铭;谭国真;丁男;刘明剑;杜伟强(267)改进的异构链路协同预测算法研究刘鑫(274)一种基于块熵的均匀嵌入隐写算法魏伟一;杨阳(278)基于PSOLA与DCT的情感语音合成方法李勇;魏珰;王柳渝(283)CBD高层写字楼早高峰电梯客流的到达分布拟合陈彦如;杨璐;刘思蓉(292)实时多任务带宽转让的过渡过程研究钱光明;梁丽稳(296)基于KL散度矩阵迹的潜映射半监督社区发现余琨[1];伍孝金[2](303)云ECDE在低压断路器触头弹簧优化中的应用刘一虎[1];戴水东[1,2];夏克文[1](309)基于VB/Matlab的果园移动机器人路径识别系统毛方东[1];许洪斌[2,3];王毅[1,3];滕举元[1];张茂[1](315)插入式短波预失真器的设计与实现吴昊;屈晓旭;娄景艺
栏目设置
博士论文、软件技术与数据库、网络与通信、安全技术、人工智能及识别技术、图形图像处理、多媒体技术及应用、工程应用技术与实现
投稿要求
1.计算机工程文字描述要简练有条理;文章题目在20个字以内(包括中英文数字及符号);中文摘要不得少于250字,包括目的、方法、结论3个要素;关键词6个以上,且中文关键词不可以全为缩写的英文字母(可以添加“协议”、“技术”等说明性词语);文章名、姓名、单位、摘要、关键词需要译成英文,且中英文务必严格对应;图、表要求有图号、图名、表号、表名,并且要在文中引用。
2.计算机工程来稿请注明基金资助情况(基金类别、基金项目名称及编号)、论文获奖情况(重要奖项的论文将给予优先处理和奖励),获专利的文章请注明专利名称及专利号。
3.计算机工程作者简介内容为:第一作者姓名,出生年,性别,职称/学位,主要研究方向,E-mail地址;其他作者,职称/学位。标题下方每位作者须标注上相应的单位。单位要具体至二级单位,并给出其所在省份、城市及邮编。文章一经修改完成上传至网站后,作者及单位不得改动。
4.计算机工程参考文献12条以上,从文献1开始,按顺序在正文中逐条引用,文献请按以下规范书写:
(1)刊物:作者名(≤3个全部列出,>3个列前3个后加等).文章名[J].期刊名,年,卷(期):起止页.
(2)书籍:作者名(≤3个全部列出,>3个列前3个后加等).书名[M].出版地:出版单位,年.
(3)学位论文:作者名.论文名[D].学校所在城市:学校,年.
(4)会议论文集:作者名(≤3个全部列出,>3个列前3个后加等).文章名[C]//会议名.出版地:出版单位,年.
(5)电子文献:作者名(≤3个全部列出,>3个列前3个后加等).文章名[EB/OL].(发表或更新年月日)/[引用年月日].网址.
5.图表和公式应保证清晰,不能用扫描方式录入。图表不用彩色、不用图片格式,图中的中文字体为华文中宋,英文字体为TimesNewRoman。
6.请在文章最后给出前3位作者的联系方式(长期有效的手机、电话及E-mail)。
7.所有涉密单位论文须经所在单位保密审查通过后方可在本刊网站投稿,否则,一切后果由作者本人承担。
8.本刊已正式启用科技期刊学术不端文献检测系统,请作者务必保证稿件内容的原创性,所有论文如有数据不实、抄袭、剽窃、侵权等不良行为,将通知其单位负责人,本刊不承担连带责任,并且以后将拒收第一作者的投稿。
9.本刊现入编多种网络数据库,作者著作权使用费与本刊稿酬一次性给付,作者如不同意将文章入编,投稿时敬请说明。
10.本刊已正式成为“中国知网”学术期刊优先数字出版试点单位,因此,会选择优秀的已录用论文提前发布到“中国知网”学术期刊数字出版平台上,请已录用论文的作者务必注意“网上稿件修改意见”,按要求认真修改稿件并尽快上传至网站。如不同意提前发表,请特别说明。